夏日炎炎,細沙河在武陵山腹地蜿蜒流淌。細沙河畔,酉陽自治縣黑水鎮(zhèn)寶劍村炊煙裊裊。
大山深處的這座小山村,何以得名寶劍村?
“走,去看塊石碑就曉得了?!比涨?,寶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昌琴帶著記者在村里穿行,行至寶劍村六組張家溝一處崖壁下。
青草掩映,石碑古樸,鐫刻的文字清晰可辨。
寶劍古碑???
彰顯法治精神
寶劍古碑
寶劍村山多石多,素有石碑記事的傳統(tǒng)。
手撫石碑,拭去泥漬,胡昌琴逐字逐句念出碑文:“澤沛蒼生通都大邑仰舜日 恩覃黎庶海噬山陬樂堯天……”
碑文記載的是清道光十年,為加強地方治理,彪炳工部尚書監(jiān)察御史總督四川邊等地方軍務兼糧餉管事一等果勇侯楊芳等人功績,由鄉(xiāng)紳鄒洪海發(fā)起,眾人捐資,立下這塊“德佩甘棠碑”,以此“告示安民”。
“碑文還有記載有嚴禁官差衙役及子弟親屬等與卑鄙小人一道貪贓枉法,向犯人及懦弱之人索財要貨,否則一律視為分肥營私,嚴懲不貸等內(nèi)容?!焙俑嬖V記者,“石碑記載的內(nèi)容,體現(xiàn)了百姓對公平、公正、清廉的訴求。雖然立碑時間已過去195年,但石碑記載的內(nèi)容依舊時刻警醒著我們這些村干部要清正廉潔,要在家長里短中端平‘一碗水’?!?/p>
“看,石碑上有一處中華角石的化石,形如寶劍,節(jié)節(jié)向上,向左上方斜刺。”胡昌琴記得,祖輩口口相傳中講述著這樣一個故事:鐫刻石碑時,工匠見此中華角石化石形如寶劍,遂在相應位置雕刻劍柄等裝飾,并將其命名為“尚方寶劍”,石碑也得名寶劍碑,如今的村名寶劍村由此而來。
如今,寶劍碑已是酉陽縣級文物,碑文及故事早已在村里家喻戶曉,其包含的忠勇、公正等理念也已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成為寶劍村民沿襲家風、家教的重要內(nèi)容。
眾善同緣碑???
銘刻村民修路往事
細沙河對面峭壁上,矗立著一塊眾善同緣碑,與寶劍碑隔河相望。
細沙河沿岸峭壁幾乎直上直下,卻有一條已荒廢的棧道依稀可見。眾善同緣碑與棧道息息相關(guān)。
小心翼翼攀爬棧道,腳下見河流湍急,仰頭見危巖高聳,步步驚心。
攀爬至石碑處,細細端詳:“路寬一尺 長十丈 雖未巖覆道坦平 而負擔者行之走自如……”
石碑記載,民國四年十一月,時任酉陽縣議員熊子敬等人發(fā)起,鄉(xiāng)紳、村民捐錢、捐物對梯子巖棧道進行了第二次修復,“各助錢二拾仟 各助錢五百文谷四石”。
“梯子巖棧道現(xiàn)在看著危險,在過去那可是村民進出村子、趕集買賣生產(chǎn)生活物資的主要道路,每天人來人往熱鬧得很?!北乃觥疤葑訋r為兩河口大湖往來捷徑 攀援而度行者危之”印證著村民馮明的記憶。
20世紀60至70年代,寶劍村村民主要趕兩河集(現(xiàn)屬黔江區(qū)阿蓬江鎮(zhèn)兩河村),村里常種土豆、玉米、紅薯“老三樣”,都仰仗這條“羊腸小道”背到集市上換錢換糧。
時光荏苒,眾善同緣碑歷經(jīng)110年的風霜雨雪,依舊默默講述著寶劍村村民不甘困于重重大山,于崇山峻嶺中開鑿、架設、修復梯子巖棧道的艱辛過往。
2008年,一條平整的硬化通村路連通了寶劍村與山外的世界,梯子巖棧道逐漸荒廢。目前,黔江、酉陽兩地已將梯子巖棧道納入文物管理范圍,并安排專人進行日常維護。
黨恩碑???
見證“苦日子”變“甜日子”
黨恩碑
“梯子巖棧道雖然沒人走了,但它告訴我們,在大山深處還有個寶劍村?!敫?,先修路’這六個字永不過時?!焙俳榻B,“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寶劍村因為土地貧瘠、交通不便,很長時間都是實打?qū)嵉摹奥浜蟠濉?。公路不通,豆腐盤成肉價錢;土地不平,大型機械進不來;水無保障,一遇天干喊皇天……是以前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樣的情形,在脫貧攻堅期間得到了極大改善。
不過,作為市委辦公廳幫扶集團選派到寶劍村的第一書記,黃果在2023年夏天遍訪全村后還是憂心忡忡。
“村里的產(chǎn)業(yè)較為單一,發(fā)展后勁不足;對外交通得到改善,但產(chǎn)業(yè)路等基礎設施需要進一步補強……”摸清家底,黃果細細琢磨著自己兩年任期里要完成的工作:強基礎,補短板,利長遠;做強集體經(jīng)濟,辦好老年食堂,豐富文化活動,群眾滿意度才能提升,才能真正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黃果等駐村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到去年年底,村里拓寬5.5公里主干道、硬化近10條產(chǎn)業(yè)路、建起2座人畜飲水池……10多個產(chǎn)業(yè)項目,近2000萬元資金也陸續(xù)落地寶劍村。
仲夏時節(jié),寶劍村種植的玄參郁郁蔥蔥,長勢喜人。一條平整的產(chǎn)業(yè)路沿著種植基地延伸,村民吳文光駕駛著三輪車運輸肥料前往田間?!俺菔┓屎?,藥苗長得更快、更壯。有了產(chǎn)業(yè)路,農(nóng)資、農(nóng)具直接就能送到地里。脫貧攻堅讓我們告別了苦日子、過上了好日子,接下來我們要過上甜日子!”
產(chǎn)業(yè)路,村民習慣稱之為豐收路。今年2月,豐收路旁立起了一塊新碑,村民將其命名為黨恩碑。
陽光下,石碑上村民刻下的詩句格外亮眼:“黨如赤日耀東方, 指引中華正道長。破浪乘風經(jīng)苦雨,為民謀福譜新章。山河幻彩貧根去,科技興邦國力強。歲月流金恩永記,千秋偉業(yè)頌歌揚?!?/p>
(記者 文梅 通訊員 冉川 陳維燈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