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懷鐵路與渝湘高鐵,從百年夙愿到新時代騰飛,見證了中國的鐵路發(fā)展與變遷,更是一名新聞記者的深刻記憶。
記者:采訪中的“重大事故”
第一次與火車結(jié)緣,是2006年渝懷鐵路客運開通,那年28歲。
2006年11月1日上午8點40分,重慶火車北站開往秀山的8609次列車緩緩啟動,在眾人歡呼聲中載著千余乘客開始了渝懷鐵路的首次運行。這一天,我與采訪團成員一起在黔江火車站早早地等候列車的到來。
然而,待列車慢慢駛?cè)胝九_時,由于心情過于激動和現(xiàn)場群眾的熱烈歡呼,一時間卻慌了神,拍出的畫面仿佛與我的思緒一樣晃來晃去,更為嚴重的是重要場景的畫面卻按反了攝像機的錄制鍵。剪片時,幸好有老記者的補救,才完成了新聞的正常播出。
這是我新聞采訪中的一次重大事故,教訓極為深刻。盡管時過20年,至今卻記憶猶新。后來,便有了“凡事別緊張”心境。
老人:列車上的“智多星”
作為記者,另一次的采訪也讓我記憶深刻。那是2007年6月28日,水市鄉(xiāng)(現(xiàn)為水市鎮(zhèn))黨委政府組織該鄉(xiāng)的老黨員感受“新重慶”的變化,選擇的交通工具是乘坐火車。
列車上,40多名老黨員談笑風生,他們或感嘆“養(yǎng)兒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的時代之變,或追憶“五天才到重慶城”的艱辛旅途……
“渝懷鐵路最初構(gòu)想源于孫中山《建國方略》中的粵-湘-渝鐵路,是打通西南腹地往東出海的大通道?!蹦赀^七旬的老黨員劉德合話鋒一轉(zhuǎn),我頓時大吃一驚。
劉老仔細講起了關(guān)于渝懷鐵路的故事?!坝鍛谚F路,是國家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是川渝地區(qū)與中東部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加強民族團結(jié)、推動脫貧致富的國家工程。”
“渝懷鐵路,正是新中國成立后的最快普速鐵路,更是我們武陵山區(qū)希望之路?!敝v得仔仔細細,聽得認認真真,車廂里時而笑聲不斷,時而掌聲連連,都稱劉老為“智多星”。
維修工:我親歷的“中國速度”
一次采訪偶遇,我結(jié)識了渝懷鐵路涪陵工務(wù)段黔江道岔維修工區(qū)班長林勇兵。鐵道線上工作了32年的他,見證了黔江從渝懷單線到渝懷復(fù)線再到渝湘高鐵的速度之變、時代之變。
今年“五一”勞動節(jié),我們《凌晨的腳步》系列報道組在采訪夜間鐵路檢修時,中共黨員林勇兵是我們的采訪對象之一。他說,渝懷鐵路開通之時,他從貴陽調(diào)過來,當時渝懷鐵路是單線運行,上下行列車交匯時需停車避讓,這樣影響了列車的運行效率。為了提升運行效率,他們的維修時間會更短更急,總期盼著渝懷復(fù)線能夠早日建成。
2020年,渝懷復(fù)線建成后,實現(xiàn)了雙線運行,運行的時間縮短了。此時,他又有了新的愿望,就是早日建成渝湘高鐵。
如今,正是圓夢時,林勇兵特別興奮?!傲熊噺臅r速120公里普快,到時速200公里的動車,再到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從身邊駛過,我在短短的20年親歷真正的‘中國速度’”。
渝懷鐵路,是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的百年夙愿落地生根;渝湘高鐵,則是新時代中國夢的鋼鐵巨龍展翼騰飛!
(作者 徐定斌)
投稿方式:以WORD文檔形式發(fā)送至活動郵箱280845124@qq.com
要求:內(nèi)容原創(chuàng),主題正向、積極,字數(shù)不低于500字。
郵件命名格式為:
網(wǎng)絡(luò)評論文章:我看630+網(wǎng)絡(luò)評論文章+作者姓名+聯(lián)系方式;
我與高鐵的故事:我看630+我與高鐵的故事+作者姓名+聯(lián)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