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維護老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本報訊(記者 張瑜洋 田丹 文/圖)9月4日,全國首例由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提起的,涉老食品支持消費者集體訴訟案,在重慶市黔江區(qū)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庭審現場
據悉,2023年11月下旬,黔江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陸續(xù)接到消費者投訴,稱當地兩家奶粉店先后關門停業(yè),不僅拿不到奶粉,預存的貨款也不知去向。
“我在他店里買羊奶粉,他賣400多元一桶,喊我充錢,說充錢會員價算下來平均280元一桶,我前后充了2萬多元。有一天我去拿羊奶粉,店門關了,羊奶粉沒拿到,錢也沒退我。”消費者任某某告訴記者。
市場監(jiān)管部門調查后發(fā)現,這兩家停業(yè)的奶粉店主要面向老年群體,且實際經營者之間存在關聯,第一家奶粉店在2021年3月停業(yè)后,在沒有注銷營業(yè)執(zhí)照的情況下,又于當月在新地址重新注冊登記了第二家奶粉店,并向消費者宣稱是更換店名后繼續(xù)經營,而第二家奶粉店也在2023年11月12日突然停業(yè)。
“調查后,我們發(fā)現這兩家奶粉店一直通過線下聚餐、參加集體活動、贈送小禮品等方式,誘導消費者預存貨款。在第一家店停業(yè)后,他們告訴消費者,預存的貨款可以在新店繼續(xù)使用。但是在兩家奶粉店都關門后,他們既沒有向消費者提供奶粉,也沒有退還剩余的貨款?!鼻瓍^(qū)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秘書長李力回憶道。
經過統計,黔江區(qū)共有57名老年消費者在這兩家奶粉店預存貨款后,無法正常提貨和退款。面對市場監(jiān)管部門的調查,兩家奶粉店的實際經營者均表示,不該由自己來承擔責任。由于該案的被侵權人都是老年人,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決定,由市、區(qū)兩級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聯合支持消費者集體訴訟。
2024年9月4日,在重慶市、黔江區(qū)兩級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支持下,這起涉老食品糾紛案件在黔江區(qū)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57名老年消費者以原告身份向法院提起集體訴訟,訴請各被告退還原告剩余預存貨款共計16.72萬元。由于本案涉及人數眾多,涉案金額較大,目前正在進一步審理中。該案例是由消費者組織提起的涉老食品支持消費者集體訴訟案,是全國首例。
黔江區(qū)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露霜表示,這是一起典型的預付式消費糾紛案件,被告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3條的規(guī)定。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我們把57件獨立訴訟合并在一個訴訟程序中進行審理和裁判,簡化了訴訟程序,避免當事人因多個庭審而承擔過重的經濟負擔和時間成本,切實維護老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讓公平正義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