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健康新“鏡”界
本報訊(記者 譚鵬)為滿足廣大患者需求,高質量提升醫(yī)院診療水平,近日,全新升級的黔江盛頤東藍醫(yī)院消化內鏡中心正式啟用。
當日上午,記者前往醫(yī)院消化內鏡中心看到,醫(yī)護人員正站在高清顯示屏旁,用電子內窺鏡對患者進行各項檢查。
據(jù)了解,該醫(yī)院消化內鏡中心引進專業(yè)團隊、先進設備,可熟練開展胃鏡、結腸鏡檢查,內鏡下異物取出術,消化道出血內鏡下止血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zhí)自g,硬化劑、組織膠注射術,消化道狹窄內鏡擴張術,支架置入術,內鏡下氬粒子凝固術,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早癌篩查,內鏡下內痔套扎術,內鏡下內痔硬化劑注射術等。
其中,胃鏡檢查的適應癥為:
基于健康體檢、消化道早癌篩查目的,主動接受胃鏡檢查的患者。
嘔血、黑便、不明原因上腹痛、嘔吐、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及燒灼感等懷疑上消化道病變者。
消化道腫瘤報警癥狀,如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納差、貧血及其他系統(tǒng)病變累計上消化道者。
內鏡下各種治療,如內鏡下止血、取異物、擴張及支架植入,內鏡下粘膜剝離術(ESD),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等,以及目前快速發(fā)展的經(jīng)自然腔道內鏡手術,如EUS引導下胰腺假性囊腫引流術,內鏡下經(jīng)胃膽囊切除術,內鏡下經(jīng)胃闌尾切除術等。
需要定期復查的病變如巴雷特食管、萎縮性胃炎、胃癌前病變、胃惡性腫瘤術后。
結腸鏡檢查的適應癥為:
行大腸疾病普查并愿意接受消化內鏡診療的患者。
有下消化道癥狀,如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便血或者持續(xù)糞便隱血實驗陽性者,慢性腹瀉、慢性便秘、大便習慣改變、腹痛、腹脹、腹部包塊等診斷不明者。
不明原因的消瘦、貧血等報警癥狀,及其他系統(tǒng)疾病可能累及下消化道者。
需行結腸鏡治療者,如大腸息肉或者早期癌在內鏡下摘除或者切除治療、止血、乙狀結腸扭轉,或者腸套疊復位、腸道疾病手術中需要結腸鏡協(xié)助探查和治療者。
腸炎癥性疾病或者腸道腫瘤等作鑒別,或者需要確定病變范圍、病期、嚴重程度、追蹤疾病的自然發(fā)展史等。
結腸癌術后,息肉切除術后等炎癥性腸病治療后需要定期結腸鏡隨訪者。
黔江盛頤東藍醫(yī)院提醒:
腸鏡檢查前1天低纖維飲食(如面條、面包、米飯、豆腐、魚、蛋等),禁食12小時,嚴格按照醫(yī)生根據(jù)病人情況定制的導瀉方案服用瀉藥,及時關注排便情況,對不能獲得充分腸道準備的患者,可再次進行加強的腸道準備或清潔灌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