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歷史上有很多杰出人物,人們除了贊嘆其卓越才華外,同時也深深地被他們身上與眾不同的閃光點所吸引。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遠比擁有卓越的才華更令人著迷。倪瓚就是他們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代表。比如,他的“潔癖”。
在說倪瓚的潔癖前,先來說說他的代表作——為植物而畫而歌的《六君子圖》?!傲印辈⒎侵溉?而指六種植物,這幅畫被人們所熟悉的,不止因為“君子”一詞讓人聯(lián)想到歷史上那些人中豪杰“君子”的故事,更因為植物界也有為人所敬佩的“君子”風骨。
黃公望親自為這幅圖題詩,曰:“遠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坡陁。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p>
“樹”的“君子”形象躍然紙上。
由此,說倪瓚是元代山水畫意境最高峰上的一座豐碑,這樣的褒獎一點也不為過。
但他被后人記住的不只有繪畫的成就——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元四家之一外,還因為他與眾不同的潔癖性格。
他出生的環(huán)境本來是可以順應(yīng)走仕途的,但他不戀官場,貪享自由隨意。甚至獨自修建了云林堂、消閑仙亭等場所,閑暇無事時就會邀上一幫文人雅士一起喝酒唱歌畫畫吟詩。
他本也可以把家產(chǎn)做大成為一介富翁,但他卻反其道而行之,變賣祖?zhèn)骷耶a(chǎn)田地去置辦藝術(shù)品。僅藏書閣就有三層樓高,在他的這個“私人俱樂部”內(nèi)藏有金石子集佛經(jīng)等就有上千卷。
原本他還可以只當個富家公子哥享受富貴榮華,但他卻偏喜隱居流浪當隱士。
按理說有潔癖的人是不喜歡與其他人在一起玩或呼朋喚友來家里鬧的,但就他這樣一個潔癖到令人發(fā)指地步的人,卻喜歡熱熱鬧鬧地在家里聚會。
他的潔癖有多嚴重呢?一般人會覺得,“潔癖”無外乎就是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還不喜歡別人到家里來,老覺得家里地上有腳印兒,會擦了又擦,客人用過的東西比如喝過水的杯子,要么反復(fù)清洗消毒,要么干脆一扔了事。
但倪瓚的潔癖遠比現(xiàn)代人的潔癖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他會專門安排兩個小童跟隨在他的身邊,隨時擦拭房屋的每一件物品,一刻都不能消停,目所及處看不見半點塵土才行。不僅如此,對潔凈環(huán)境要求極高的同時,對自身的要求也達到了極致,傳說他每天都要洗頭,每次要換十幾次水;穿的衣服每天也要拂拭幾十次。現(xiàn)代人是飯前便后洗手,而他是隨時洗手,需要一個仆人,端著干凈的水盆跟在他的后邊……更有甚者,他家門前的那棵樹被他派人去反復(fù)清洗,只因為他看見一個人路過樹下時吐了一口痰。
心理學(xué)家說,一件事如果做到極致,一定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倪瓚用實踐作了證明。因為潔癖他成了“首個廁所改良專家”,如果說現(xiàn)在我們要求農(nóng)村改廁改衛(wèi),那他一定是“中國改廁改衛(wèi)第一人”。
傳說他的廁所改革,堂皇富麗之極致,讓現(xiàn)代人看來也為之瞠目結(jié)舌。比如,他會讓人鋪上天鵝絨,排泄物掉下來時會瞬間被天鵝絨飄起來并裹住,以達到既沒有聲音也沒有味道的如廁效果。
關(guān)于倪瓚“潔癖”的傳說故事還有很多,比如“水被屁污染了”——這樣的腦回路,估計古往今來那么多的有潔癖的人也沒有想到。一生放了那么多“屁”,即便有奇臭難聞的,也沒有人去想“污染”一詞吧?至少歷史上沒有記載,估計正常的人根本不會那樣去想。
或許正因為他性格上有極致的潔癖,才讓他在做事上更專注,更用心到極致,也才使得他在藝術(shù)上取得非凡的成就?他的畫入目清爽,雖枯筆淡墨,卻透露出雅致高潔的風格,畫風清奇無雙。
又來說說《六君子圖》,整幅圖簡直是惜墨如金的典范,用極少的墨去表現(xiàn)極其豐富的內(nèi)容,這與其他繪畫技巧上需用顏料的堆積相比,倪瓚在技法上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傳說他創(chuàng)作這幅畫是因朋友之請而作,可謂勉強為之地隨興而畫。不成想?yún)s成了經(jīng)典之作,足見他的功底和修為達到了信手拈來皆為上乘佳作的境界。
他的座右銘“逸筆草草,不求形似”,其內(nèi)涵和鄭板橋一樣,他們筆下的一樹一草一竹,不要求與現(xiàn)實中的某棵樹、某棵竹子形似,而是在畫心中的樹、心中的竹,畫出的是心中對植物的豐沛的內(nèi)心情感。
在他的畫里少有人物形象出現(xiàn),在他的散曲里能找到這樣的注解:“天地間安有人在!”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杰,他內(nèi)心自有一套為人的尺度和標準,用這個標準去看世人,無人能入他的畫……”
如果說因為潔癖對生活中的“物”要求甚高,而心中的另一種潔癖,讓他對“人”的尺度和標準也高于常人。
后人評他“胸中凈無塵”,不只是因為他的畫,更因為他“不為王門畫師”、不為權(quán)貴折腰的高潔品質(zhì),他的詩句“只傍清水不染塵”,這又是另一種精神上的“潔癖”表現(xiàn)。
如此高潔情懷,被后來很多畫家所模仿,在作畫時也努力去追求心淡如水,以靜為美,但超過他者寥寥。他的潔癖不僅僅是生活中和畫面上的干凈清雅,而是他內(nèi)心和精神上的一塵不染。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边@句話用在他身上也是恰如其分的。
這樣一個品行高潔的人,關(guān)于他的死法幸而只是傳說,因為其狀慘不忍睹,完全違背了他生前的“潔癖”所求。
即使這些都只是傳說臆想,卻都明明白白暴露了那些傳謠者的不潔心態(tài)。人有本能的“棄惡”心理,讓我們也多點精神上的“潔癖”,去多多傳揚“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