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慶春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學涉及多學科、多領域,涉及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對教師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當前,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和中國,面對被稱為“網(wǎng)絡原住民”的當代青年,只有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常講常新才能取得較好教學效果,只有立足理論、扎根實踐才能把問題講清楚講透徹。在思政課堂上,老師應該用情懷打動學生,用理論啟發(fā)學生,用實踐帶動學生,達到情理交融、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效果。
講好思政課,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在課堂上講什么、怎么講,考驗著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不斷增強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比如,在經(jīng)典原著研讀、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等課程中,不妨從馬克思本人的經(jīng)歷講起,讓同學們感受馬克思熱愛生活、真誠樸實、重情重義的人格魅力。通過課堂上的討論、課堂外的研修,讓同學們讀懂馬克思這一頂天立地的偉人,感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理力量。在思政課堂上,知識是載體,價值是目的,只有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中,才能通過教學活動提升師生的思想素養(yǎng)、涵養(yǎng)信仰境界。
“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彼颊n是教給學生正確思想的課程,思政課教師要把主責主業(yè)落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上來,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做到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做到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加強學習、拓寬視野、更新知識、豐富實踐,不斷提高業(yè)務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才能講好每一堂思政課,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