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芹
青山古徑相映雨,熱腸謁心更愁人。潮濕的四月總是讓人心潮澎湃,逐個拜謁遠走的親人。愁緒后才發(fā)現,流走的時光很難帶走記憶,無論走得多遠、多從容,一些人、一些事,總是駐留在記憶的深處。
兒時經常去兩河口下街外婆家玩,動輒就是一年半載。在那里,我可以享受孫輩、曾孫輩的“特權”。八十高齡的外祖祖會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白米粥喂我?guī)卓?,那是他親孫子也沒有的口福。那時的我總是恣意嬌憨,討巧賣乖纏著外婆背,自己卻在矮我很多的背簍里偷笑。有時也會和鄰里小孩鬧口角,吵不贏扭不過的時候,就趁其不備推他個“四腳叉”,然后拔腿開跑躲回外婆家。小孩哭喪著臉來告狀,外婆卻總是護短:我家秋秋早就在屋了,她怎么就惹著你啦?舅舅們雖然忙著生產隊的農活,但對我也是百般呵護,好玩的、好吃的都是我優(yōu)先。就這樣,我樂不思家,每每聽說要送我回去,就會賴在地上又哭又鬧。就是生拉硬扯回到家了,送我的舅舅也只能悄悄返程,不然我會揪著他的褲腿兒嚎啕攆路。
后來上學了,只能一年或幾年到外婆家小住幾天。也許是因年齡漸長或歲月疏離,我不再像小時那樣任性了。該回家時會主動告別,但舅舅和鄰里們都會笑我,現在幾年才來一回,就忙著走了,你不知道,你小時候是打都打不走嗎?每一次來,舅舅都會從山里采些野果給我吃,返家時,都會給我買一件新衣服。穿著新衣服回家,總覺得比任何小孩都漂亮,有點驕傲,有些自豪,更有一份別樣的幸福感。
從小到大,從沒想過外婆家的拮據和困難,因為從來沒有少過我吃的穿的。參加工作前的那個暑期,我仍去了外婆家,但我卻熱心尋涼探幽,竟然不知道幫他們做點事,直到自己成家養(yǎng)子,才知道生活的艱辛,也才有了經事太晚的感慨。他們從來沒有對我要求過什么,總是擔心給我增加麻煩和負擔,還一味地叮囑我專心工作,經營生活,也為我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而安心。
世事滄桑,人生難料。今年四月,較往年,我準備的香燭紙錢更多了,直接揉碎了我封存的記憶。人們都說,外婆是有福之人,百多歲的高齡,兒孫滿堂,子孝孫敬媳貼心??烧l曾想過,外婆經歷過戰(zhàn)爭離亂、災荒饑寒、中年喪夫、百歲喪子呢?其實不是不痛,只是習慣了堅強。
收不住的思緒,挪不動的腳步,凝望墳頭上翻飛的白,竟是那般純潔如雪、眷戀如斯。我知道,春去春還在,溫情留人間。
四月的雨,潮濕的心。今年的我,特別想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