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玉
我愛竹,可能源于小時候玩游戲的地方是望不盡的大片竹林。
小時候,物資貧乏。為了吃飽飯,父親成了挖竹筍的老手,湖邊成林的野生竹子生出的鮮嫩的春筍成飯桌最常見的食物。父親挖竹筍,會吟出“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冉冉偏疑粉,蕭蕭漸引風。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p>
因為愛竹,買來兩車泥土,在四樓陽臺上栽竹,栽上“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數(shù)十竿綠竹。自行書一幅“冰雪情懷秋水姿,竹葉凌寒風月花”裝裱于竹亭里。
竹的堅貞不屈、竹的凜凜氣節(jié),從古到今,一直為文人墨客所鐘愛,寫下的許多詠嘆竹子的詩句。
李賀的《竹》:“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痹妼懼竦膭胖睘t灑,寫竹的幽雅。明面詠竹而暗有所指,喻在托物言志。劉禹錫的《庭竹》:“露滌鉛粉節(jié),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竹間直節(jié)挺立,猶君子之風,千村萬陌,無處不有,可謂詩境甚高。喻自己似竹子一樣君子,清高自立。王安石的《與舍弟華藏院忞君亭詠竹》:“人憐直節(jié)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痹娙藧壑裰倍泄?jié),且清瘦,贊它越老越剛強,不怕風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喻詩人自身品格堅定高潔。徐庭筠的《詠竹》:“未出土時先有節(jié),便凌云去也無心?!毕矚g竹子,喜歡它還沒破土而出,就已有氣節(jié)了,及至長大后伸展到高處,也無心夸耀。喻自己如竹有氣節(jié)。楊萬里的《詠竹》:“凜凜冰霜節(jié),修修玉雪身?!痹趧C凜的冰霜中,竹子修長的身軀體現(xiàn)的是氣節(jié)。喻詩人最看重的是氣節(jié)。鄭燮的《新竹》:“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毙轮癖扰f竹高,新竹生長全憑老的枝干扶持。這是哲理詩,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竹,以生命為本,以氣節(jié)為間,破土而出,靜水微瀾騰春潮;竹,沿一種律節(jié)流動,綠成綠旳風景,以勁節(jié)挺秀之身影迎勁風撲面。千百年來,最懂竹愛竹,胸有成竹之人應是鄭燮。鄭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边@是題畫詩,句中描寫竹子堅勁不折之精神。竹深立在土,不管風吹雨打,依然堅挺。
天天細觀竹,竹筍出頭,便是在泥地嶄露崢嶸頭角,彰顯生命是一場永無止境的突圍。人生往往也是這樣開始,讀書臨帖背古詩,夢想起點很低,在晨風眷戀里用最堅實的第一步,開辟出一方新生的綠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