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玲
日前,《江西省村(社區(qū))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服務規(guī)范(試行)》出臺。《規(guī)范》規(guī)定了村(社區(qū))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場所、人員、服務、運行、監(jiān)督等內容,其中規(guī)定,圖書館室人均藏書量不少于0.6冊(件),農家書屋可供借閱的圖書不少于1500種、1800冊,報紙期刊不少于10種、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不少于100種(張)(《南昌晚報》)。
農家書屋工程經過十余年的建設和發(fā)展,如今已遍布全國,不僅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農村群眾的精神家園。此次,江西對農家書屋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明確了農家書屋的藏書種類和數量,這對于提升農家書屋的服務能力,促進農家書屋的健康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書是農家書屋存在的基礎。一定種類和數量的藏書,可以為農家書屋的服務能力提供可靠的保證,讓廣大農村居民從豐富的藏書中吸收更多精神養(yǎng)分,這也正是近年來各地在農家書屋工程實施過程中,想方設法豐富藏書種類和數量的重要原因。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農家書屋畢竟不是城市圖書館,其中的藏書并非僅是越多越好。如果農家書屋豐富的藏書不能物盡其用,閱讀率不高,這也是一種資源上的浪費。
由于各級政府的重視,各地農家書屋工程不斷推進,很多書屋的藏書已經十分豐富,從科普讀物到文學名著、從種植養(yǎng)殖到文史財經,各類適合農村讀者的書籍可謂應有盡有,使農家書屋服務農村讀者的能力大大增強。不過,在個別一些農家書屋里,書籍長期閑置、無人問津的現象也客觀存在。有的農家書屋閱讀氛圍淡薄,不少農村居民沒有養(yǎng)成閱讀習慣,前來閱讀或借書的讀者寥寥無幾,大量圖書成了擺設。
在農家書屋工程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對農家書屋藏書的種類和數量做出規(guī)定,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在于書是用來讀的。在保證藏書種類和數量達到一定水平的同時,農家書屋作為農村重要的文化陣地,還應該在提高農村讀者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上多下功夫,積極引領廣大農村讀者開展豐富多彩的鄉(xiāng)村閱讀活動,讓他們把閱讀當成農村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
從某種角度說,鄉(xiāng)村閱讀才是農家書屋的靈魂,一間有濃濃閱讀氛圍的農家書屋,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農家書屋,才能引領農村讀者告別精神的貧瘠、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雖然配置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圖書是保證農家書屋正常運轉的重要前提,但藏書種類的多少和數量的高低并不是衡量農家書屋工程實施是否卓有成效的唯一標尺,培養(yǎng)農村讀者的閱讀習慣,讓書盡其用才是關鍵。